KQ Quality(上)
不是每一間鐵道公司的魅力都像京急電鐵那般,能夠吸引大量鐵路迷去喜歡它並且研究到底的。在網絡上,我們會看到京急迷自豪地說起「KQ クオリティ(Quality)」這個詞語,究竟它的意思是甚麼呢?🤔
「KQ クオリティ」是形容京急電鐵自身獨特的服務品質,當中「KQ」就是來自京急的日文讀音「Keikyu」。一切「KQ クオリティ」的根源都是來自該社以人為本的服務態度,並體現在專業而安定的運輸業務上。👍
京急本線是關東地區少數與並行 JR 路綫正面競爭的私鐵。為了取得乘客的愛戴,京急就需要以優秀的服務品質來帶給乘客最大的便利。「KQ クオリティ」建基於三大基礎上:靈活柔軟的調度管理、班次安排;車輛及信號等優良硬件的配合;熟練的駕駛員、車掌和站務員等。🛤️
京急電鐵分別擁有負責管理信號系統、操作主要車站的道岔、指揮連結和解結作業及編制時刻表的專業團隊,而他們的作業均由運轉主任監督。這種對「人手操作」的執著或許全日本也找不到其他例子了,這可能是源自京急從路面電車起家的歷史,所以在人手操作下隨機應變、發動「逝っとけダイヤ(Diagram)」就成為了它的拿手好戲。📖
「KQ クオリティ」最廣為人知的元素是遇上突發情況時發動的「逝っとけダイヤ」運行模式,目的是盡可能讓最多的乘客到達目的地,避免了全綫停駛而導致滯留在出發地。「逝っとけ」來自「行っとけ」,意思是「能去到多遠去多遠、能發車就發車」,當中「逝」這個漢字也凸顯出部份班次有時會在中途更改目的地、或是停止服務、甚至一開始就被取消的意味。🕤
遇上突發情況時,編制時刻表的人員會靈活地調整計劃,並把延誤減到最低。多數採用的方法就是改變列車的種別及目的地,屆時列車大多會增加停站及中途折返的機會,讓班次密度保持平均,有時列車更會利用正綫上的各種渡綫折返(例如方法繁複的 UST)。😯
UST 全名是「浦賀サイドターン(Uraga Side Turn / Start Track)」,指的是在品川和京急川崎站實施的臨時折返方案。在上行列車需要中途折返時,該車到站清空乘客後會先逆向行車,並利用下行方向(浦賀方向)的渡綫來折返。列車接著會逆向進入下行月台,並開始接載下行方向的乘客,前後總共切換了三次行走方向。😂
在首都圏所有實施直通運轉的路綫中,京急本線的延誤時間也是最少的,相信這是幕後多位人員辛勞的成果吧!😊
*下篇會講述京急的硬件技術以及社員熟練的技巧。
參考資料: